风里雨里,我们一起等晴天
2022-03-26

“穿了三层还是湿透了。”

“我ugg也全湿了失策了,应该穿皮鞋。”

“支帐篷的时候,大雨直接灌下来,雨衣根本没用,全湿了。”

“我裤腿可以挤出水,我挤给你看。”

昨天,结束了一大早的雨中核酸工作后,志愿者们一边拾掇湿漉漉的衣服鞋子,一边交流调侃道。


1.png

4:55,志愿者路上的“早高峰”

2.png


都说春雨贵如油,但对于防疫工作的开展来说,昨天的雨成了苏州人口中的“邋遢雨”。

邋遢,懊糟。

3.jpg

5.jpg4.jpg

雨天懊糟,工作不能懊糟。为了减小下雨造成的地滑等影响,新时代集团各点位志愿者,同社区工作者一起,支帐篷、铺草垫、安放临时伞桶——各项准备有序开展。

6.jpg

7.jpg

包括梅花新村在内的很多小区,还专门组织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上门,为腿脚不便的老人、病人和隔离人员检测核酸。

8.jpg

这是2月14日以来,新时代集团18个抗疫服务小队的又一天志愿工作。截至昨天(3月25日),新时代集团共计下沉志愿者4382人次,累计服务时长31086小时,服务于娄葑、唯亭街道的52个社区,以及10所学校。


今天一早,在黑夜中,集团志愿者们再次出动,奔赴各个点位。

 9.png

志愿者拍的凌晨景象


3月14日,原本暂时“缓了一口气”的志愿者小队长群里,接到一条通知。“近期都会组织核酸检测,志愿工作仍会持续一段时间。请所有志愿者保持待命状态,具体细节稍后通知。”

 

群里片刻的沉默后,弹出一个又一个“收到”。

 

这是一场持久战。接连一个多月的志愿工作,数不清第几个凌晨三四点起的早晨,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,大家难免流露出疲惫的信号。但无论风雨,这支志愿队伍,与所有志愿队伍一样,愿意坚持等到晴天。


是什么让我们坚持下去?

 

因为怀着对“大白”医护的无限敬意

对于习惯夜猫子作息的95后来说,早起是件难适应的事。集团本部96年的施燕芳,在坐下歇息的间隙,“一秒入眠”。检测工作结束,当看到一大巴座位上东倒西歪的医护后,她大呼“真心辛苦”——因为这些医护从昆山、常熟等地,凌晨三点就集合来园区了。


“医护是最辛苦的人,起的比我们早多了,而且休息也比我们少。向医护致敬!”

0.jpg


因为社区给我们竖起的大拇指

集团志愿者所服务的娄葑街道,所辖小区多为老旧小区,“房老、人多、事特”。志愿者们与社区工作者一起密切配合,很快建立起信任与友谊。


“你们是我今天的快乐源泉。”听到年轻社工的这句话,疲惫瞬间减轻很多。“你们的到来,不仅一解社区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,还为社区一线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,为社区防疫工作注入了坚实的力量。”来自社区的感谢信,更是对我们工作继续下去的最好鼓励。

11.png


因为志愿团队实在太有爱

在志愿服务队中,涌现出一批特殊的角色——“爱心车长”。因老小区车位少、部分志愿者距离服务点较远等原因,爱心车长主动承担起接送家附近队员的“分外职责”。

12 (2).jpg

以集团第13小队为例,艺术中心王莹禹(上图右一)家住姑苏区,从下沉开始就主动承担了另外三位分别住西园寺、桐泾公园和乐桥的队友接送,路上耗时增加一半以上,但他从无二话。

尽管油价飞涨,但因为有了许多个“王莹禹”们的甘愿奉献,整个组织的下沉服务更顺畅、更安全。


因为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居民

起初是一声声口头的道谢,后来是送到手里的暖宝宝、咖啡,现在居民致谢的形式居然也内卷了起来。瞧瞧志愿者们都收到了什么——

13.png

14.png

在徐家浜社区服务的严依昀,收到了居民妹子连夜手工制作的雪容融;

15.jpg

16.jpg

在亭苑社区服务的李贺和其他五位小伙伴,每人收到一份礼包,里面有钥匙链、糖果和AD钙奶。“AD钙奶是特地温好了送到我们手上的。当时就特别感动。但是因为在工作状态没法喝,等结束后喝的。虽然凉了,但是我们心里暖暖的。”


因为,我们在一起战斗


是的,我们还能坚持下去。因为是所有人在一起战斗。是希望苏州快点好起来,早日恢复堂食和所有正常生活的渴求,是热爱家园、守护家园的决心和责任心,让我们与医护、社工、居民和社会所有群体凝结起一股力量。这股力量,能够在刮风下雨的日子,让我们看到天晴;这股力量,叫做“同心防疫”。

17.jpg

真希望下次你们见到我们的时候,是在剧院,在展馆,在码头,在体育场。


快了,天总会晴的。你看,今天太阳出来了。